严密监测新冠变异毒株用权威信息安定人心
近日,一个叫XBB.1.5的新冠变异毒株引起广泛关注。这一变异毒株究竟有何特征?目前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怎样?会引发更严重的症状吗?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,近期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,短期内会产生针对XBB系列变异株交叉保护的抗体,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个别人群的保护作用可能持续6个月左右。
近日,一个叫XBB.1.5的新冠变异毒株引起广泛关注。这一变异毒株究竟有何特征?目前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怎样?会引发更严重的症状吗?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,近期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,短期内会产生针对XBB系列变异株交叉保护的抗体,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个别人群的保护作用可能持续6个月左右。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李恒 摄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(记者田晓航、李恒)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后,随着出入境管理政策发生变化,公众担心奥密克戎变异株XBB会很快在中国传播。对此,在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,XBB系列变
“在常态化情况下,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。”1月8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、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解读最新版防控方案时指出,在疫情暴发流行期间,结合病毒变异,疫情流行强度、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等情况,可适时、依法采取临时性防控措施。紧急防控措施有哪些?何时采取紧急
2023年1月8日,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后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。从推出“二十条”和“新十条”优化措施,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,再到由“乙类甲管”正式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……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主动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。面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,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坚持
近期,奥密克戎新变种XBB毒株引发各方关注。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称,我国短期内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。那么,这一新毒株的特点是什么?致病力如何?会否引起二次感染?是否主要攻击肠道?该如何预防?引发二次感染怎么办?针对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,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
近期,新冠病毒变种XBB.1.5毒株在一些国家快速传播,这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感染与再感染浪潮的担忧。这一变种是奥密克戎的后代,也是XBB变种的近亲。去年秋天,XBB变种在新加坡和印度广泛传播。2022年12月发表在《细胞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,与其他变种相比,XBB更擅长逃避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获
1月2日,“上海已监测到XBB.1.5毒株”冲上热搜。据美国媒体报道,这一毒株此前一周在美流行率几乎翻了一番,约占目前美国新发病例的41%。XBB.1.5已成为美国新晋的“头号毒株”。据报道,上海监测到的XBB.1.5均为境外输入病例。随着我国入境人员核酸检测政策和隔离要求将在1月8日调整,这一毒株